從上一篇研究 “四月以太坊上海升級是否會造成ETH龐大的賣壓?” 到現在,上海升級完成已過了六週(上海升級日期為4/12)。我們將透過這篇文章,來檢視以太坊的各項相關數據,看看是否有符合我們前一份研究的預測,並同時透過這些數據分析來了解未來的賽道趨勢。
這篇文章我們將分為二部分:1. 數據回顧及 2.賽道趨勢分析
數據回顧
在前一篇研究我們所得出的結論為:(1)不太可能出現ETH大量賣壓 (2)將會有更多質押者加入以太坊質押 (3)ETH成為通縮貨幣將更有價值,且總量將更稀少


從上表我們能看到,在上海升級後,以太坊的Validators從55萬個節點數成長到67萬個,增幅達到22%,我們看到透過質押取款的解鎖,的確刺激更多人加入參與營運應證節點。
同時,雖然ETH取款解鎖,但我們看到ETH的總質壓顆數不減反增,從近1,800萬顆增加到2,150萬顆,增加了350萬顆ETH($6.65B USD),成長率達到20%。
另外$ETH的價格也從$1,750成長到$1,911,成長率為9.2%,並沒有大量的賣壓產生。
最後我們看到以太坊的Solo Staker的成長幅度最高,在上海升級後成長了近37%。


從上表我們能看到,以太坊的通膨率從-0.37%下降到-1.49%,ETH總供應量更是額外減少了24.6萬顆($469M USD),通縮速度的加速及總供應量的減少,也開始讓ETH的內在價值被體現,這一點我們也可以從ETH上海解鎖後,幣價不跌反增來佐證。
LSD協議頭部項目變化

在上海升級後,LSD協議的ETH質押淨流入量為150萬顆ETH ($2.85B USD),其中市占率還是以頭部項目LIDO的86%領先,但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成長幅度高達80%的Frax Finance,其協議除了質押APR為前段班之外,其frETH為市場depegging 最低之LSD-ETH,且其 Base Token + Reward Bearing Token的設計架構也使得AMM流動池有較低滑點及無償損失,在LSD賽道值得關注其後續發展。

交易所ETH質押業務變化

從交易所得變化來看,前四大的淨流出量為17.3萬顆ETH,最主要的影響來自於美國SEC認定Kraken的代客ETH質押業務並不合規,因此要求停止其業務。近期OKX相當積極的拓展業務,其中我們也能從其ETH質押量成長高達144%看到。
若扣除Kraken受SEC之影響,基本上我們可以看到在上海升級解鎖取款後,不論是LSD質押協議,還是中心化交易所的質押業務都受到正面的刺激,有更多用戶湧入參與ETH質押業務。
頭部Staking Pool變化

Staking pool也呈現高度成長,ETH淨流入為49萬顆,其中值得關注的為to-B Staking服務商Kiln的成長幅度高達373%,並佔所有淨流入ETH數量達58%
賽道趨勢
LSD賽道
上海升級後的六週內,我們看到以太坊的整體質押參與率從15%提高到18%,總共增加了近360萬顆ETH ($6.8B),而其中43%的總量流入LSD質押協議。若以此成長速率並做保守假設2023年底的ETH質押率成長到25%,則將有額外7%約 840萬顆ETH將進入質押生態,且其中43%總量將流入LSD生態,而這360萬顆ETH($6.8B USD)的TVL將會帶給LSD協議TVL約38%的漲幅,以此我們看好LSD協議將會迎來一波可期待的漲幅。
Restaking賽道
Restaking的主因為,許多年輕的去中心化網路協議及應用,可能無法有夠多的參與方來運營節點,以保護網路安全並達到去中心化,因此便思考是否可以租用全球最大、最去中心化、也最安全的以太坊網路來為自身的應用維護安全,因此Restaking應運而生,而其中的頭部項目即為Eigen Layer
Eigen Layer能同時與LSD協議、Staking Pool及Validator協作,換而言之Restaking協議將能承載大量質押的ETH。而對LSD協議、Staking Pool及Validator的好處則是採用了Restaking技術後,則能提高APR年化收益率(*節點用同一份ETH但同時維護多個網路)。如此之下能提高驗證節點的APR,而高APR將能吸引更多用戶加入ETH質押生態系,完成正向循環飛輪。因此我們認為Restaking賽道將打開一個新的市場。從下圖我們可以看到Eigen Layer已開始與LSD頭部項目LIDO及Rocket Pool整合,並已部署於以太測試網。(當然,Vitalik最近才提出如何不過分採用Restaking進而影響以太坊網路安全,Restaking還有許多問題要解決,但我們樂觀看好此賽道的前景)

DVT賽道(Distributed Validator Technology)
DVT分散式驗證者技術算是筆者最期待的技術及賽道之一,不僅僅是該技術及賽道的未來性,更多的是此技術將能強化以太坊成為更去中心化、更抗審查且更安全的網路。
在DVT技術之前,一組node節點只能運營單一個Validator,為一對一關係。
採取DVT技術之後,一個Validator可由一群(cluster)node來共同營運。
這樣能帶來什麼好處?
1.提高抗審查能力,降低單一政府掌控或影響以太坊網路
在過往,Validator的機房於美國本土,或是運行該validator的公司為美國公司,則美國的司法部門將能透過公權力直接控制該validator。但透過DVT技術後,可將validator視為一個虛擬單位,而由多個營運節點來run此validator,而這多個營運節點可能是3位歐洲用戶、5位亞洲用戶、2位非洲用戶,且都位於不同國家,因此並不會產生single point failure,也不易被單一國家掌控。
2.降低運營validator門檻讓一般大眾都能參與,大幅增加去中心化及全球化以前若想營運一個以太坊validator,則需要用有32顆ETH (約$6萬美金),且需要懂得如何架設,因此很難吸引一般家庭用戶參與。但現在透過 DVT技術與LSD協議的結合,用戶可能只需要1–2顆ETH就能營運validator,且也不需懂如何架設,只要透過LSD協議的網頁存入ETH及完成。此結合將讓全球的家庭用戶都能輕鬆參與,同時也代表以太坊網路更去中心化,且在全球地理位置上也更為分散,也更難被攻擊。
3.提高validator運行品質,提高on-time
過往一個運行節點對應一個validator,因此若此運行節點發生網路斷線、網路品質不穩、停電、天災及人為等問題時,此validator將因無法完成其工作,而遭到逞罰且沒收部分質押的ETH。在採用了DVT技術後,由於一個validator是由一群(cluster)運營節點共同完成驗證動作,因此就算其中一個國家發生地震導致斷電,在其他國家的運營節點也能將其驗證工作順利完成,因此不會有罰沒的情況產生,也提高了個validator的工作品質。
目前在DVT賽道的頭部項目為SSV以及Obol Network,目前兩個項目的主網都還沒上線,但目前都已經與LSD的頭部項目LIDO做集成。DVT與Restaking一樣,都能同步與LSD協議、Staking Pool及Validator協作,換句話說,當DVT技術上線時,將能承載大量質押的ETH,因此不難想像未來會有大量的TVL進入DVT賽道。


Alex Chou
Investment Manager — Comma3 Ventures
LinkTree
Appendix

以當前ETH的價格($1,861@2023_06_01)來看,還有將近67%的質押用戶其ETH成本價格尚低於當前價格。